黑与白的致命者

街头摄影里的摄影语言

我写过一篇《献给所有热爱摄影的人》的帖子,将我参加摄影比赛的经验做了总结。以拍摄主题的摄影系列来说,摄影语言是一个要不断思考的问题。摄影语言决定了作者能在多大程度上将自己的想法呈现出来,所以摄影语言的重要性是核心的。

在我比赛失败之后,我着重的参考了一个叫黄京的摄影师的作品(详情请看本人的《献给所有热爱摄影的人》)。街头摄影按摄影的分类应该是纪实摄影的范畴,通过看黄京的作品就会明白,纪实还是观念的区别已经没有边界了,街头摄影成了更个人的。所谓《看的纯粹》实际上纯粹这个标题是作者本人的一个意识,或者说是一个概念。作者将自己的概念在画面里进行了诠释,所以有人评价黄京的拍法叫意识流。通过分析黄的作品可以得出一个结论,即街头摄影发展到现在,是必须走个人提炼的路,唯有如此街头摄影才能走出一个新的活路。

按我观察的国内国外的街头摄影师类型,可以简单分为两类。一是冲突类,一是多义类,我这是按摄影语言进行的分类。冲突类国内是冯立,国外有戴安娜。阿巴斯~~安得列。佩特森~~迈伦。佐尼尔等。多义类的国内有张晓~~严明等等。冲突类特点往往是一眼就能看明白是什么,而多义类就是一眼看不明白,叫观众去自己猜,注意!猜和想可是两个意思哦。所谓猜就是说,多义类的摄影师的画面也会有冲突,会是更含蓄的冲突,通过更含蓄的表达让观众自己去猜其中的意思,这就和那些比较直白表达冲突的摄影师有所不同。


 

徕卡奖要求12张,侯登科摄影奖是30张,这些照片数量上的不同导致摄影比赛组织者宗旨的不同,衡量摄影者的能力也就有区别。按我的经验觉得,比赛标准最起码的要求就是文要对题,每一张作品都要对上标题,且每张主题思想的表达都要和作品阐述一致。从这个要求来说,12张的比赛衡量是摄影者的技术,系列画面的整体的要求会更高。30张的比赛照片数量的增多,实际上是对摄影者对一个主题深入程度的考验。所谓侯登科纪实摄影奖,就是要求摄影者对一个问题的思考深入程度,对这个问题使用摄影语言的丰富程度的要求。一个摄影系列既要做到整体统一,也要做到拍摄的内容,或是摄影语言的风格大体相似,所谓既要统一又要富有变化,指的就是我说的这些。

我在本文当中所提到的所有名字的摄影师,他们的风格都有一个共同类似的特征。就是说,他们都会追求画面中或是拍摄内容的戏剧性。对于这个戏剧性我还不能说的很透彻,但这些戏剧性的特征所有的好处我是有感觉的,就是他们可以帮助摄影师的画面更有可读性,也可以帮助摄影师的思想得到更好的延伸,所谓猜想,就是指画面让观众更深的理解摄影师所表达的那些东西,这一点就是我说的戏剧性起到的关键作用。

我曾在一个《以比赛标准拍照的利与弊》的帖子当中,分析了比赛的好处与坏处。如果是按12张的比赛标准拍摄,我感觉是会很大限制一个摄影者思想表达的拓展,这就是这类比赛的坏处。这一点上我更欣赏侯登科摄影奖的做法,一个追求深度的摄影师是应该给自己更大思想宽容度的,这才会有更多拓展自己思想表达的机会。这也是避免被摄影比赛束缚的必要坚持,这点也是我到现思考到的重要一点,绝对不能因为比赛而束缚了自己的灵魂和坚持。

 

冯立作品

戴安娜。阿巴斯作品

 

安得列。佩特森作品

 

张晓作品<<海岸线>>.

评论(1)
热度(126)